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太空项目。俄罗斯将与中国建立月球基地,还将与欧盟一起计划向火星发送自动星际站。
而在此情况下,美国仍处于观望状态,指责中国和俄罗斯似乎试图“武装太空”。
从月球基地到科技相互一体化
从传统上来说,俄罗斯和中国争取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以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领域发展合作。2021年3月9日,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学研究站的谅解备忘录。
本周,在莫斯科郊外的“斯科尔科沃”科学城举行了2021年“初创村”(Startup Village)国际会议。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月球村协会(Moon Village)创始人杨宇光在会议上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太空探索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他说:“我非常希望我们能展开合作。俄中两国已经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探月计划,特别是建立月球基地的协议。我认为,通过携手共进,我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月球南极、月球其他区域都囊括在我们计划当中。为此,我们需要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后期可用于火星以及其他太空计划框架内的研究工作。”
图片
俄罗斯有望参与的另一个可能的项目是已经在轨的中国“天宫”空间站。
杨宇光说,今天中国空间站一个模块的尺寸可以与俄罗斯“星辰”模块的尺寸相媲美,后者是当前国际空间站的主要模块之一,在早期阶段履行了极多功能:从生活区到通信中心。
像其俄罗斯先驱一样,中国“天宫”国际空间站完全可能成为新国际空间站的基础,它的设计允许将任何外国模块与其对接。
据杨宇光先生所言,无论是对俄罗斯还是对中国,国际合作都至关重要,其中首要任务是将人类送上太空。
“既然我们决定建造月球站,让我们齐心协力来做吧,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我们认为,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能够减少对人类的风险,使飞行更加安全,降低发射成本,在月球表面维持基地。”
坎坷之路,终抵星空
尽管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目前关系复杂,但理解在联合太空开发中需要开展密切国际合作必要性的不只有俄中航天领域专家。例如,欧洲航天局(ESA)驻俄代表处主任雷内∙皮舍尔(Rene Pischel)秉持同样的观点。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与欧洲航天局之间最重要的太空合作项目,当然是欧洲哥伦布、宁静、和谐和冲天炉模块与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部分对接,以及一个研究火星的雄心勃勃的新项目——“火星生命探测计划”(ExoMars)。